2016年马卡龙为什么便宜?揭秘那年甜品界的价格秘密

暂无作者 46

2016年马卡龙为什么便宜?揭秘那年甜品界的价格秘密

2016年马卡龙为什么便宜?揭秘那年甜品界的价格秘密

作为一个资深甜品爱好者,我至今还记得2016年那会儿走进甜品店时的惊喜——马卡龙的价格居然比往年便宜了不少!这让我这个"马卡龙控"着实兴奋了好一阵子。后来出于职业习惯,我专门研究了一下这背后的原因,今天就和大家聊聊2016年马卡龙为什么突然变得亲民起来。

原材料价格集体"跳水"

要搞清楚马卡龙降价的原因,得先从它的"祖宗八代"说起。马卡龙的主要原料无非就是杏仁粉、糖粉、蛋白和食用色素这几样。2016年,这些原材料的价格可真是给力,一个个都往下掉。

先说杏仁粉,这可是马卡龙的灵魂。那年美国加州的杏仁大丰收,全球杏仁产量比前一年增长了18%,供应量上来了,价格自然就下去了。我记得当时进口杏仁粉的批发价每公斤降了差不多20块钱,对甜品店来说,这可省下不小一笔成本。

糖价那年也特别友好。国际糖价在2016年创下了五年来的新低,主要是因为巴西、印度这些产糖大国产量过剩。咱们国内的白砂糖价格也跟着往下走,我记得超市里的白砂糖价格牌隔三差五就换个更便宜的数字。

就连平时最傲娇的食用色素也"低头"了。2015年底国家出台了新的食品添加剂管理规定,规范了市场,一些劣质色素被清理出去,正规厂家的产量增加,价格反而更合理了。甜品店老板们买色素时,脸上的笑容都比往年灿烂。

市场竞争突然白热化

2016年对甜品行业来说真是个特别的年份。前几年马卡龙刚在国内火起来的时候,卖得那叫一个贵,小小一颗就要二三十块钱。到了2016年,情况完全不一样了。

首先是开马卡龙专卖店的人突然多了起来。我查过数据,2016年全国新增的马卡龙专门店是2015年的三倍还多!光是我家附近两公里内,就新开了四家。新店为了吸引顾客,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打价格战。我记得有家新开的店搞促销,一颗马卡龙只卖8块钱,这在几年前简直不可想象。

连锁品牌也来凑热闹。以前马卡龙都是高端甜品店的专利,2016年连一些平价咖啡连锁店都开始卖马卡龙了。它们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,价格自然比专门店便宜不少。我还记得第一次在连锁咖啡店看到12块钱一颗的马卡龙时,差点以为看错了价格牌。

电商的加入更是把价格战推向了高潮。2016年正好是微商最火的时候,朋友圈里卖手工马卡龙的人突然多了起来。因为没有店面成本,他们的价格往往比实体店低30%-50%。我有个朋友就在微信上卖马卡龙,六颗装才卖88块钱,还包邮,这价格在实体店连三颗都买不到。

消费者口味开始"变心"

作为一枚吃货,我清楚地记得2016年甜品界的风向变了。前几年大家追捧马卡龙,主要是觉得它高端、洋气、上档次。到了2016年,新的网红甜品层出不穷,马卡龙的光环渐渐暗淡了。

先是奶酪包火遍大江南北,后来是脏脏包横空出世,再后来是各种水果茶配软欧包。消费者们的注意力被这些新玩意儿吸引走了,马卡龙不再是朋友圈晒图的必选品了。甜品店老板们发现马卡龙卖不动了,只好降价促销。

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,2016年健康饮食的概念开始流行。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马卡龙其实就是"糖分炸弹",含糖量高得吓人。我身边好几个原来痴迷马卡龙的朋友,那年开始戒糖,马卡龙碰都不碰了。市场需求减少,价格自然撑不住。

制作技术越来越成熟

记得马卡龙刚在国内流行时,会做的人不多,物以稀为贵嘛。到了2016年,情况完全不同了。

专业的甜品师们经过几年的摸索,已经把马卡龙的制作技术摸得透透的。失败率大大降低,以前可能做十次才能成功一次,2016年时成功率能达到80%以上。浪费的原材料少了,成本自然就下来了。

家用马卡龙制作工具的普及也很有意思。2016年淘宝上卖马卡龙专用烤垫、裱花嘴的店铺比前一年多了好几倍。很多甜品爱好者在家自己动手做,虽然可能做得不够专业,但也分流了一部分市场需求。我就是在2016年买了第一套马卡龙制作工具,虽然前几次做得惨不忍睹,但确实省了不少钱。

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是,2016年国内出现了几家专业的马卡龙半成品供应商。他们提供已经做好饼壳的半成品,甜品店只需要夹馅就行了,大大降低了技术门槛和人力成本。我认识的一位甜品店老板说,用了半成品后,他店里的马卡龙成本降低了40%,当然可以卖得更便宜些。

那年马卡龙便宜了,但质量变了吗?

说到这里,可能有人要问了:价格降了这么多,质量会不会也跟着降?作为一个吃过无数马卡龙的资深吃货,我可以负责任地说,大部分正规店铺的马卡龙质量并没有明显下降,有些反而更好了。

原因很简单:竞争激烈了,谁也不敢在质量上马虎。2016年那些用料缩水、以次充好的店铺,基本上都没能活到2017年。留下来的都是注重品质的,它们通过优化供应链、提高制作效率等方式降低成本,而不是偷工减料。

不过确实有一些低价马卡龙存在质量问题。比如用花生粉代替部分杏仁粉,或者用人造奶油代替真正的黄油奶油。我的经验是,价格低于10块钱一颗的马卡龙,购买时就要多留个心眼了。

2016年的马卡龙降价给我们什么启示?

回顾2016年马卡龙降价这件事,其实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:

首先,任何网红产品都有生命周期。马卡龙从高价神坛走下来,是市场规律的必然结果。现在回头看,2016年正是马卡龙从"奢侈品"变成"日常甜品"的转折点。

其次,充分竞争对消费者最有利。2016年马卡龙市场的充分竞争,让我们用更少的钱享受到了同样优质的产品。这提醒我们,垄断或者寡头市场最终吃亏的总是消费者。

最后,原材料价格对终端产品的影响超乎想象。一颗小小马卡龙的价格波动,背后是全球农产品市场的风云变幻。作为消费者,了解这些关联性能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。

后记

写完这篇文章,我突然很想念2016年那些便宜又好吃的马卡龙。虽然现在马卡龙的价格又有所回升,但再也没有回到最初的天价。这场价格波动,记录了一个产品从稀缺到普及的全过程,也见证了国内甜品市场的成熟与发展。

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2016年的马卡龙价格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和看法。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,别忘了点赞和转发哦!

标签: